黑者江豚,白者白塈。 状异名殊,同宅大水。 渊有群鱼,掠以肥已。 是谓小害,顾有可喜。 大川夷平,缟素不起。 两两出没,矜其颊嘴。 若俛若仰,若跃若跪。 舟人相语,惊澜将作。 亟入湾浦,踣樯布筰。 俄顷风至,簸山摇岳。 浪如车轮,氛雾相薄。 舟人燕安,如在城郭。 先事而告,昭哉尔功。 鳄啗牛马,头象鼍龙。 暴殄天物,安得尔同。 于人无害,所欲易充。 暴露形体,告人以忠。 又多膏油,以助汝工。 江湖下贫,机杼以农。 乌鹊知风,商羊识雨。 大厦之下,风雨何苦。 岂知舟航,方在积险。 以尔占天,蓍蔡之验。 古之报祭,不遗微虫。 孰扬尔烈,登荐蜡宫。 世不尔好,复惟尔恶。 我作此歌,为昭其故。
江豚诗
译文:
黑色的是江豚,白色的是白暨豚。它们外形不同、名字各异,却共同栖息在大江大河之中。
深渊里有成群的鱼儿,江豚和白暨豚就去捕食这些鱼来让自己长肥。这虽说算得上是小小的危害,但仔细想想也有令人欣喜之处。
当大江平静无波,水面没有一丝涟漪的时候,江豚和白暨豚就会两两成对地在水面出没,它们摆动着脸颊和嘴巴,显得十分得意。它们时而低头,时而仰头,时而跳跃,时而像跪着一样。这时船夫们就会相互提醒,说惊涛骇浪马上就要来了。
于是大家赶紧把船驶入港湾河汊,放倒桅杆,系好竹索。不一会儿狂风就来了,风势之大连山都好像被簸动,岳也仿佛被摇晃。浪头像车轮一样高大,雾气弥漫,相互挤压。而此时躲在港湾里的船夫们却安然无恙,就像待在城墙之内一样安全。
江豚和白暨豚能提前告知人们危险,它们的功劳真是显而易见啊。那鳄鱼会吞食牛马,脑袋长得像鼍龙一样,它肆意残害生灵,怎么能和江豚、白暨豚相提并论呢。
江豚和白暨豚对人没有危害,它们的需求也很容易满足。它们把自己暴露在水面上,是在用这种方式向人们表达忠诚。而且它们身上有很多膏油,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做事情。
江湖上那些贫苦的百姓,靠织布和务农为生。乌鹊能预知风的到来,商羊能知晓雨的降临。那些住在大厦里面的人,哪里会体会到风雨的痛苦呢。他们又怎会知道,行船之人正处在重重危险之中。
依靠江豚和白暨豚来预测天气,就像用蓍草和龟甲占卜一样灵验。古代祭祀的时候,连微小的虫子都不会遗漏。可是谁来宣扬江豚和白暨豚的功绩,把它们的祭品送到蜡祭的神庙里呢。
世人不喜欢它们,反而还厌恶它们。我写下这首诗,就是为了说明其中的缘故,让大家明白它们的功劳。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