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三首 其三

行路难,归去来。 三日汝南城不开,天角隐隐闻轻雷。 掣电更划划,猛雨还漼漼。 稍添汪汪陂,渐淹高高台。 我欲晨兴出南郭,极目唯有白水漫蒿莱。 驿道安在哉,连山洑流相喧豗。 父母不复顾,婴孩弃之如尘埃。 戢戢生鱼头,人世永隔良可哀。 清都咫尺可以诉,谁挽北斗魁。 呜呼行路之难,邦人之灾。

译文:

这一路行走实在艰难啊,不如还是回家去吧。 在汝南城已经被困三天了,城门一直紧闭着。远远的天边隐隐约约传来轻轻的雷声。紧接着闪电划过天空,发出“划划”的声响,紧接着便是倾盆大雨,“漼漼”地下个不停。 这雨使得小水洼里的水渐渐增多,慢慢连成了一片汪洋,那些高高耸立的楼台也逐渐被水淹没。 我本想清晨就起身出城往南走,可放眼望去,只有白茫茫的大水淹没着野草。那原本的驿道如今在哪里呢?只见山峦间水流汹涌,洑流相互撞击,发出喧闹的声响。 灾难面前,父母也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了,把婴孩像尘埃一样丢弃。水面上密密麻麻地露出鱼头,那些被淹没的人与这世间永远隔绝了,实在是让人哀伤啊。 那清都离这里好像近在咫尺,本可以去那里诉说人间的苦难,可又有谁能挽起北斗星的斗魁来拯救苍生呢? 唉,这行路是如此艰难,这也是整个城邑百姓的灾难啊!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