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简别林次中

常思洞庭湖,梦想东南游。 浩渺七百里,控带三五州。 霪霖稍开霁,万顷涵新秋。 此时登临势,并在岳阳楼。 水天两琉璃,莹濶相沉浮。 爽气动林木,无风亦飕飗。 愿言追壮观,两浆推轻舟。 何异泛沧海,便可挂浮丘。 前日到君家,日暮空回舟。 径遣长须来,见邀颇绸缪。 谓此千里别,一散未易收。 相去况咫尺,能上河梁不。 顾我行役长,感君风义遒。 好在更加飧,行子不可留。

译文:

我常常思念那浩渺的洞庭湖,心里总梦想着到东南方向去游历一番。 洞庭湖广袤浩渺,绵延七百里,它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着周围的三五个州郡。 连绵的阴雨刚刚停歇,天色放晴,万顷湖水倒映着初秋的景致。 在这样的时节去登高望远,最妙的去处当属岳阳楼。 站在楼上望去,水天仿佛两块晶莹的琉璃,澄澈而又广阔,相互交融,波光浮动。 清爽的秋气吹动着林木,即便没有风,树木也发出飕飕的声响。 我多么希望能去追寻这壮观的景象,划着双桨,驾着轻快的小舟。 这感觉就如同在沧海中泛舟,甚至能让人联想到追随仙人浮丘公而去。 前些日子我到你家拜访,可惜天色已晚,只能空船而回。 之后你马上派了仆人前来,盛情邀请我,态度十分恳切。 你说我们即将相隔千里,这一分别之后,再相聚就不容易了。 况且我们现在住得这么近,你问我能不能到河梁边与你一聚。 只是我要远行的行程安排得很长,我很感激你深厚的情谊。 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多注意饮食,而我这远行之人实在不能停留了。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