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在江都,聨君城一曲。 我家百色无,唯有数竿竹。 琅玕净相倚,萧洒意常足。 君亦时见过,笑语伴幽独。 别来七见春,屡送光景速。 京师车马烦,高尘蔽华屋。 僧室日闭关,静若在岩谷。 忽闻剥啄声,把手叙寒燠。 嵌空疉石畔,亦有双筠绿。 动君青云兴,赏眄不移目。 爱其萧骚风,摇此苍翠玉。 有如嗜脍炙,久矣虚其腹。 一旦逢割鲜,欣然喜如沃。 乃知物外适,可以傲流俗。 奉常官事简,佳集时可卜。 轩窗辟深邃,冠帯脱拘束。 文枰稍拂拭,白黑看驰逐。 更设茶两旗,何须酒百斛。
江晦叔见访于兴国寺见庭中修竹两竿云竹虽不多而萧骚可爱因赠之诗
译文:
回忆往昔我在江都之时,与你相邻于城的一角。我家中可谓一无所有,只有几竿竹子相伴。那竹子如美玉般洁净地相互依偎,姿态潇洒,让我内心常常感到满足。你也时常前来拜访,我们欢声笑语,陪伴着彼此清幽孤独的时光。
自从分别以来,已经过了七个春天,时光匆匆流逝得如此之快。如今在这京城之中,车马喧嚣烦扰,飞扬的尘土遮蔽了华丽的房屋。我在僧房里整日闭门不出,这里安静得就如同身处深山幽谷一般。
忽然听到敲门声响起,我开门与你携手,互道寒暄冷暖。在那堆叠的怪石旁边,也有两竿翠绿的竹子。这竹子勾起了你凌云的兴致,你目不转睛地欣赏着。你喜爱那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响,看着那苍翠如玉的竹身摇动。这就好像一个人特别爱吃鱼肉,肚子已经饿了很久。一旦遇到刚割下的新鲜鱼肉,便欣然喜悦,如同干涸的土地得到了灌溉。
由此可知,在尘世之外寻得的这份闲适,足以让人傲视那些世俗之人。你担任奉常之职,公务清闲,我们可以时常相聚。打开那深邃的轩窗,脱下官服,摆脱拘束。稍微擦拭干净棋盘,看黑白棋子在棋盘上纵横驰骋。再泡上两杯新茶,又何须喝上百斛美酒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