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鸡头

风开芡觜铁为须,斧斫沙磨旋付厨。 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咽还成沧海珠。 佳客满堂须一斗,闲居頼我近平湖。 多年不到会灵沼,气味宛然初不殊。

译文:

秋风拂过,芡实张开了如同嘴巴般的外壳,上面的尖刺好似铁做的胡须。人们把芡实从水里采摘出来,经过像用斧头砍、沙子磨一样的去壳工序后,很快就送到厨房准备烹饪。 细细咀嚼着芡实,感觉就如同喝下了传说中那神奇的上池水一样,清爽又滋补。慢慢咽下肚去,仿佛又如同孕育出了沧海里的明珠般令人满足。 要是有满屋子的好友贵客相聚,怎么也得准备上一斗芡实来招待他们。好在我闲居的地方靠近平湖,能够方便地获取芡实。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到会灵沼那个地方了,但如今品尝这芡实,那熟悉的味道和口感跟在会灵沼时吃到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