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三首 其三

偶有茅檐潩水阴,近依城市浅非深。 幽居每自比陈寔,古学何人贵杜林。 邻父时来陪小饮,儿曹颇解续微吟。 前年仅了春秋传,后有仁人知我心。

译文:

偶然间在潩水的南岸拥有了一处简陋的茅屋,它离城市不算远,但也没有紧挨着城市,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 我平日里隐居在这里,常常把自己比作东汉的陈寔,他为人正直、德高望重。可如今又有谁能像珍视东汉古学大家杜林那样看重我的学问和追求呢? 邻家的老父亲时常过来陪我一起小酌几杯,我的孩子们也还算懂事,能够接着我的诗韵稍微吟上几句。 前年我刚刚完成了《春秋传》的注解撰写,后世若有仁人君子,应该能明白我内心的志向和想法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