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

病竹养经年,生笋大如母。 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 欲求五寸围,更听三年后。 萧疏尽椽桷,无复堪作帚。 吾庐适营葺,便可开户牖。 秀色到衣冠,清风荡尘垢。 物生恨失养,养至无不厚。 斧斤日摧剥,阴阳自难救。 闲居玩草木,农圃即师友。 养人如养竹,举目皆孝秀。

译文:

我精心养护这些生病的竹子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如今它们生出的竹笋粗大得如同母竹一般。最先长出来的竹笋,就任其茁壮成长,让它们最终能穿出竹林,成为高大的竹子;而最后一批长出来的竹笋,就可以把它们挖来当作食材吃掉。 要是想要得到直径五寸粗的竹子,那就还得再等上三年。那些长得稀疏的竹子,即便砍下来也只能当作建造房屋的椽子;有的甚至连做扫帚都不太合适。 正好我家的房屋要进行修缮,这些竹子就可以派上用场,用来制作门窗。当竹子长好后,那秀丽的景色仿佛能映照到我的衣冠之上,清风吹过,仿佛能荡涤我身上的尘埃与污垢。 世间万物生长,最遗憾的就是得不到好好的养护,如果能用心养护,它们最终都会长得很好。要是每天都用斧头去砍伐、摧残它们,哪怕是阴阳造化也难以挽救它们的命运。 我闲居在家时喜欢观赏草木生长,把耕种菜园当作一种乐趣,那些从事农业和园艺的人就如同我的老师和朋友。其实啊,培养人就如同养护竹子一样,如果用心去培养,放眼望去,周围就都是孝顺贤能的人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