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 天公尚怜人,岁赍禾与麦。 经冬雪屡下,根须连地脉。 庖厨望餠饵,瓮盎思曲糵。 一春百日旱,田作龟板拆。 老农泪欲堕,无麦真无食。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田中有人至,膏润已逾尺。 继来不违愿,饱食真可必。 民生亦何幸,天意每相恤。 我幸又已多,锄耒坐不执。 同尔乐丰穰,异尔苦税役。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岁赋行自办,横敛何时毕。

译文:

丢掉官职,这本来就是我心甘情愿接受的事,近年来连俸禄也没有了。好在老天爷还怜悯世人,每年都赐予我们庄稼收成。 整个冬天雪多次降下,让禾麦的根须与大地的脉络相连,吸收着大地的滋养。厨房里的人盼望着能做出饼饵等食物,酿酒的瓮盎旁的人也盼着有粮食能制成酒曲。 然而,整个春天一百来天都是大旱,田地干裂得就像乌龟的背壳一样。老农们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要是没有麦子,那可真就没饭吃了。 初夏的迹象才刚刚显现,夜里便雷声滚滚、风雨交加持续了一整夜。有人从田里回来报信,说地里的雨水滋润土壤已经超过一尺深了。 后续的降雨也都如人所愿,看来吃饱饭是肯定没问题了。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幸运啊,上天总是会体恤他们。 我自己得到的幸运已经够多了,不用拿着锄头去田里劳作。能和大家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但和大家不同的是,我不用遭受赋税劳役的痛苦。 时常能听到官吏的呼喊声,他们手里拿着盖着红色官印的县府文书。每年正常的赋税倒还能自行办理缴纳,但那些额外的横征暴敛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