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八

杜门人笑我,不知有天游。 光明遍十方,咫尺陋九州。 此观一日成,衮衮通法流。 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发年,青牛去西周。 不遇关尹喜,履迹谁能求。

译文:

我闭门谢客,人们都笑话我,却不知道我有着超凡的精神遨游。 那光明能普照四面八方,相比之下,近在咫尺的九州之地都显得狭隘渺小。 这样的精神境界一旦修成,就会如同滔滔不绝的水流,与佛法相通。 随身带着修行的本领,又何必一定要回到故乡去呢。 当年老聃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骑着青牛离开了西周。 要是没有遇到关尹喜,他的踪迹又有谁能够追寻得到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