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雷雨连年起卧龙,穆然台阁有清风。 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俞本自公。 松竹经霜俱不改,盐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

译文:

多年来,如雷雨兴起般涌现出诸多杰出人才,就像蛰伏的蛟龙纷纷腾飞。如今朝堂之上,大家都庄重肃穆,有着清正廉洁的风气。 过去大家一同处理政务,在文书上快速签画同意虽是旧有的工作模式;但如今,大家对于政事的肯定与决策都出于公正无私的态度。 那些如松竹般的贤才,历经艰难考验(就像经霜一样)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而不同的人才相互配合,就如同盐和梅在鼎中发挥不同作用一样,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组合在一起却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刘侍郎这一篇寄赠的诗作,在东府和西府都得到了广泛唱和。这美妙的诗韵就如同音律一样和谐,仿佛将六律巧妙地融合成了十二宫般完美。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