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虏帐冬住沙陀中,索羊织苇称行宫。 从官星散依冢阜,毡庐窟室欺霜风。 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 朝廷经略穷海宇,岁遗缯絮消顽凶。 我来致命适寒苦,积雪向日坚不融。 联翩岁旦有来使,屈指已复过奚封。 礼成即日卷庐帐,钓鱼射鹅沧海东。 秋山既罢复来此,往返岁岁如旋蓬。 弯弓射猎本天性,拱手朝会愁心胸。 甘心五饵堕吾术,势类畜鸟游樊笼。 祥符圣人会天意,至今燕赵常耕农。 尔曹饮食自谓得,岂识图霸先和戎。

译文:

契丹人冬天把营帐驻扎在沙陀之中,他们向百姓索要羊群,用芦苇编织成所谓的行宫。 随从官员们像星星散布一样,依靠着山丘扎营,用毡帐和地穴来抵御霜雪寒风。 他们舂谷子、化雪煮水,这样哪里能吃饱呢?不过他们以击兔射鹿来夸耀自己的强悍勇猛。 朝廷的谋划遍及四海,每年赠送丝绸棉絮来消除这些凶悍之人的敌意。 我这次奉命出使正赶上寒冷的苦日子,积雪在太阳下也坚硬得难以融化。 连续不断地在每年年初都有契丹使者来朝,屈指算来他们已经越过了奚人的封地。 仪式完成后当天就收拾起营帐,到沧海东边去钓鱼射鹅。 秋天到山中行猎结束后又回到这里,年年往返就像旋转的飞蓬一样。 弯弓射箭打猎本就是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拱手来参加朝会,他们心里发愁烦闷。 他们心甘情愿地被我们的“五饵”之术所迷惑,就如同被圈养的鸟儿在樊笼里活动。 祥符年间的圣明君主领会了天意,到如今燕赵之地的百姓还能正常耕种。 你们这些人自认为饮食富足、生活惬意,哪里懂得想要图谋霸业就得先与外族交好的道理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