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木叶山

奚田可耕凿,辽土直沙漠。 蓬棘不复生,条干何由作。 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 冰霜叶堕尽,鸟兽纷无托。 乾坤信广大,一气均美恶。 胡为独穷陋,意似鄙夷落。 民生亦复尔,垢污不知怍。 君看齐鲁间,桑柘皆沃若。 麦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 余粱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天工本何心,地力不能博。 遂令尧舜仁,独不施礼乐。

译文:

奚人的土地本可以进行耕种和开凿,但辽国的土地却大多是广袤的沙漠。在这沙漠之上,蓬草和荆棘都难以生长,树木又怎么可能有枝条树干去茁壮成长呢? 木叶山也是一座沙山,只稀疏地长着些矮小的草木。冰霜降临后,树叶纷纷掉落干净,飞禽走兽也都没了栖息之所,四处纷乱地寻找依靠。 天地确实无比广大,本应是一股自然之气均匀地赋予万物美丑好坏。可为何这里偏偏如此穷困、简陋,好像是被上天鄙夷和冷落了一样。 百姓的生活也是这样啊,他们生活在这样脏乱的环境里却不知羞愧。你再看看齐鲁大地,桑树和柘树都长得十分茂盛。到了麦收时节,能收获成千上万箱的麦子;蚕老结茧时,那簇满蚕茧的蚕箔数以千计。就连剩下的粮食都能喂狗和猪,人们穿着暖和的衣物,遍布城市和乡村。 上天本是没有偏私之心的,可这里土地的肥力却不能像齐鲁那样广博。这就使得即便有像尧舜那样的仁政,也没办法在这里推行礼乐教化。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