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葆光蹇师游庐山

建城市中有狂人,纵酒骂市无与亲。 敲门访我何逡巡,头蓬面垢气甚真。 截河引水登昆仑,下洗尺宅骨髓匀。 告我入室要自门,仙翁道师岂遗君。 归来插足九陌尘,独游凝祥芳草春。 萧然孤鹤鸣鸡群,子欲不死存谷神。 海山微明朝日暾,丹成寄子勿妄云。 出入无朕穷无垠,相思一笑君乃信。

译文:

在这繁华的城市里,有个举止疯癫的人。他常常毫无顾忌地喝酒,还在集市上骂人,周围没有人与他亲近。 有一天,他敲开我的门,一副犹豫迟疑的样子走了进来。只见他头发蓬乱,脸上脏兮兮的,但身上却透着一股真诚之气。 他跟我讲述自己修行的奇思妙想,说要截断河流,引水上那高耸入云的昆仑山,再用这水自上而下清洗体内,让骨髓都变得均匀纯净。 他诚恳地告诉我,进入修行的境界就像进入屋子要从门进去一样,仙翁和道师的修行法门不会遗漏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有所得。 说完这些,他又回到了这热闹喧嚣、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独自去凝祥池畔,欣赏那春日里如茵的芳草。他就像一只超脱于鸡群的孤鹤,潇洒而又独特。他还劝我,如果想要长生不老,就得留存体内的谷神(指人的精神)。 他说在那遥远的海山之上,微微的曙光中朝阳升起,等他炼成了仙丹,一定会寄给我,但让我不要随便跟别人说起这件事。 他描绘着修行到高深境界时,出入毫无迹象可寻,仿佛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他说等我到时候思念他了,只需会心一笑,就能明白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