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草堂图

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译文:

过去我曾到太室山游玩,卢岩就在太室山的东麓。我径直朝着登封坛攀登而上,一夜之间脚底就磨出了像茧子一样的水泡。游玩后我直接回去了,此后再也没去过,可那山峦沟壑的样子还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 哪里能料到有描绘卢岩的《十志图》,它展开和收卷起来都占不了多大地方。图中每一处都画着一位卢鸿先生,他穿着粗布衣服在高大的树木下乘凉。他本就是超脱尘世的人,行动和居止又哪里需要记录下来呢? 可这幅画历经百年后被收进了箱子里,就如同被当作普通物品一样束之高阁。 唉,我被世俗的琐事所束缚,归来后只有一间茅屋。在江边有百亩田地,清澈的泉水映照出修长的竹子。我尚且想要隐匿姓名来逃避尘世,又怎么会再去把自己的生活画成图轴展示出来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