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殿考试罢二首 其一

振鹭纷纷未著行,初从江海觇清光。 卷声风雨中庭起,笔势云烟累幅长。 病眼尚能分白黑,众毛空复数骊黄。 禁中已许公孙第,得失何私物自忙。

译文:

一群像白鹭般才华出众的考生,还未按序排列成行,他们初次从各地如江海般的远方赶来,一睹这朝廷的清光(指见到朝廷的盛景、感受到朝廷的威严等)。 考场上,试卷翻动的声音如同风雨在中庭响起,考生们运笔的气势好似云烟弥漫,写出的文章连绵好几页纸那么长。 我这双病眼,还能够分辨文章的优劣,就像能分清颜色的黑白一样,而那些只看重外在、只在细微处评点的人,空自去品评文章的各种表面的好与不好(“众毛空复数骊黄”用相马只注重毛色来比喻只看文章表面而不看实质)。 宫廷之中已经认可了贤才(“公孙”这里可能借指贤才,就像汉代公孙弘因贤能被任用),个人的得失又何必计较呢,大家又何苦为了这或得或失而忙忙碌碌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