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冰

扁舟多艰虞,与我平日类。 初乘滂洋流,旋涉冻浅地。 日西阴风作,夜半流澌至。 悄然孤寂枕,觉此凝冽气。 河声噤不喧,灯花结复坠。 忽来触舟去,声与裂帛似。 平明发窗扉,吏卒僵未起。 奔腾阵马过,汹涌晴云驶。 纷纷散环玦,卷卷浮席被。 汇流忽腾蹙,曲岸相撑抵。 欹危起丘山,汗漫接洲沚。 连艘恣凌𫐆,千槌竞纷委。 刚强初悍顽,溃散终披靡。 扫除就虚旷,沿溯弄清泚。 我行无疾徐,乘流得坎止。 偶然追还期,愧此堕千指。 阴阳有定数,开塞亦常理。 穷冬治舟行,嗟此岂天意。

译文:

我乘坐这扁舟一路多有艰难忧患,这和我平日里的遭遇很相似。 起初船还在湍急的水流中行驶,很快就进入了结冰的浅滩地带。太阳西沉,阴冷的风开始刮起来,到了半夜,流动的冰块顺流而下。我静静地躺在孤寂的枕头上,感觉到了这刺骨的寒冷。河水流淌的声音仿佛被冻住,不再喧闹,灯花结成又掉落。忽然,冰块撞击着小船离去,那声音就像撕裂绸缎一样。 天亮我打开窗户,看到小吏和士卒们冻得僵硬还没起身。那流动的冰块如同奔腾的战马从眼前经过,又像汹涌的晴天云朵在快速飘移。冰块纷纷碎成环形的玉玦状,一卷卷地像漂浮的席子和被子。汇流的冰块忽然相互拥挤碰撞,在曲折的岸边相互支撑抵撞。它们倾斜堆积,像山丘一样高高耸起,漫无边际地连接着沙洲和小洲。一艘艘船肆意地在冰块中穿梭碾压,众多冰块相互碰撞,纷纷破碎散落。这些冰块一开始刚强凶悍又顽固,最终还是溃散而败倒。 冰块被扫除后,河面变得空旷,我乘船顺流或逆流,在清澈的河水中前行。我出行不论快慢,随着水流而行,遇到阻碍就停止。偶然间要赶在期限内返回,真惭愧辜负了众人的期望。 阴阳变化自有定数,河道的畅通和阻塞也是常理。在这隆冬时节驾船出行,唉,这难道是天意吗?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