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见访留坐具而去戏作一绝调之

石霜旧夺裴休笏,坐具只今君自留。 留放书房还会否,受降曾不费戈矛。

译文:

这首诗有点像是在跟友人开玩笑调侃呢,下面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当年石霜禅师曾经夺过裴休的笏板,如今这坐具你自己就留下了呀。 你把这坐具留在我的书房,你可明白其中的深意不?有时候呀,就像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敌人投降一样,这其中是有着别样的机巧和禅意的。 这里解释一下,“石霜旧夺裴休笏”是引用了佛教的典故,石霜禅师是唐代高僧,裴休是当时的官员且崇信佛教,石霜夺裴休笏这个举动蕴含着禅机。而整首诗就是苏辙看到元老留下坐具后,幽默地写了这首诗来打趣。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