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韵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 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 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 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 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译文:

南方一直号称人才众多,可又有几人能有像出自洙水、泗水之畔(孔子故乡,代指具有儒家风范)的那种风采呢? 杰出的人才自然会进入此次选拔的范围,就如同进入了弓箭能射到的区域,那些不成气候的人组成的“阵营”,根本不用费力去攻克。 文采华丽就像山林中隐藏着的豹,身上的花纹绚烂,而志向高远就如同高飞的大雁,让人用箭去追逐也难以企及。 这些考生们谁好谁坏,自有考官去品评鉴定,他们此次考试的得失就都交付给虚无的命运吧。 考察考生的品行要先追溯其根本,选拔出贤才后就要马上向上奏明。 期望您能放慢回家的马缰绳,和大家一起在《鹿鸣》(古代宴请宾客或科举考试后举行宴会时演奏的乐曲)的氛围中尽情一醉。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