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游真如寺

江上春雨过,城中春草深。 扰扰市井尘,悠悠溪谷心。 东郊大愚山,自古薝卜林。 微言久不闻,坠绪谁当寻。 道俗数百人,请闻海潮音。 斋罢车马散,万籁俱消沉。 新亭面南山,积雾开重阴。 萧然偶有得,怀抱方愔愔。 我坐米盐间,日被尘垢侵。 不知山中趣,强作山中吟。

译文:

江面上春雨刚刚停歇,城中的春草已长得十分茂盛。 那热闹纷扰的市井中满是尘埃,而我内心却向往着那悠悠的溪谷。 东郊的大愚山啊,自古以来便是长满薝卜花的山林。 那精妙深邃的佛法微言许久都未曾听闻,那失落的佛法传承又有谁来探寻呢? 寺里道俗数百人,一同恭请聆听那如海潮般的佛音。 斋饭结束后,车马纷纷散去,四周万籁俱寂,一片沉静。 新建的亭子正对着南山,厚重的阴云积雾渐渐散开。 我在这寂静中偶然有所感悟,心中满是安宁愉悦。 可我整日被困在柴米油盐的琐事里,每天都被世俗的尘垢所侵扰。 其实我并不真正了解山中的乐趣,却勉强写下这关于山中的诗篇。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