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三

千金筑黄楼,落成费百金。 谁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 高秋吐明月,白璧悬青岑。 晃荡河汉高,恍悢窗户深。 邀我三日饮,不去如笼禽。 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

译文:

苏轼花费千金修筑了黄楼,落成的时候又耗费了百金。谁说知州大人奢侈呢,这不过是暂且慰藉徐州百姓的心意罢了。 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明月升上了天空,就好像洁白的玉璧悬挂在青山之上。月光晃荡,让天河显得更加高远,恍惚间感觉窗户都变得幽深起来。 知州大人曾邀请我痛饮三日,我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舍不得离去。如今知州大人前往吴越任职了,即便我前往故地,又能找谁相聚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