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二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 不见五斗泥,但见三竿水。 惊风鬰飙怒,跳沫高睥睨。 潋滟三月余,浮沉一朝事。 分将食鱼鳖,何暇顾邻里。 悲伤念遗黎,指顾出完垒。 缭堞对连山,黄楼丽清泗。 功成始逾岁,脱去如一屣。 空使西楚氓,欲语先垂涕。

译文:

我从前离开彭城的时候,第二天黄河的洪水就来了。 那时看不到混着泥沙的河水(“五斗泥”形象说河水浑浊,这里指看不到那样的浑浊水情),只看到涨起有三竿高的洪水。 狂风猛烈地呼啸着,像发怒一般,翻涌的浪花高高溅起,仿佛在睥睨一切。 这洪水泛滥了三个多月,城市的安危就在这一朝一夕间。 大家都以为要和鱼鳖为伍(意为会被洪水淹没)了,哪里还有闲暇去顾及邻里。 我悲伤地挂念着那些受灾的百姓,转眼间却看到(苏轼带领大家)筑起了完整的营垒。 环绕的城墙与连绵的山峦相对,那壮观的黄楼矗立在清澈的泗水之畔。 苏轼治水成功才过了一年,他就洒脱地离去,视这些功绩如脱掉一只鞋子般不在意。 只让西楚的百姓,想要诉说对他的感激时,眼泪就先流了下来。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