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巩

君家当盛时,画戟拥朱户。 中书十八年,清明日方午。 形容画云阁,功业载盟府。 中庭三槐在,遗迹百世睹。 子孙尽豪俊,岂类世寒𪧘。 胡为久邅厄,黾俛受侵侮。 往来两都间,奔走未安土。 愿言解缨绂,归去事农圃。 嘉禾根未拔,且忍俟甘雨。 拂衣走东皋,此语吾不取。 聊复放襟怀,清谈对僧麈。 躬耕未可言,知田顾乃父。

译文:

你家在兴盛的时候,门前画戟罗列,朱漆大门显赫。你家先辈在中书省任职十八年,那时候正如同清明的正午,一片兴盛。他的画像被挂在云阁之上,他的功业被记载在盟府之中。庭院里的三棵槐树依旧挺立,那些遗迹能让后世百代人都看到。 你家的子孙个个都是豪杰俊才,哪能和世间贫寒之人相提并论呢。可为什么你长久以来命运坎坷不顺,还要勉强忍受他人的欺侮。你在东京和西京之间来来往往,四处奔走,一直没有能安定下来。 你说希望解下官印绶带,回去从事农耕。但就像那还没被拔掉根的嘉禾,还是暂且忍耐等待甘霖的到来吧。你说要拂袖归隐到东边的田野,我可不赞同这话。 还是暂且放开胸怀,拿着拂尘和僧人清谈吧。现在还不能说要去亲自耕种,要知道种田之事还是要问你的父亲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