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耕者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译文:

春天的气息,土地最先感知到了那温暖的阳气,勤劳的老农半夜就起身,去喂养饥饿的耕牛。 春雨下得很充沛,足足有一尺深,这样的雨水对春耕十分有利。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家人送来早饭的时间都晚了。 妻子和孩子一同来到田间,他们的模样相互映衬,显得那么温柔美好。田间的乌鸢也很机灵,它们在一旁飞来飞去,巧妙地跟随着,想趁机找点食物。 官府那些纷繁杂乱的政令,对农事又有什么帮助呢?真正重要的是,一年到头风调雨顺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