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惠双刀

彭城一双刀,黄金错刀镮。 脊如双引绳,色如青琅玕。 开匣飞电落,入手清霜寒。 引之置膝上,凛然愁肺肝。 我衰气力微,览镜毛发斑。 誓将斩鲸鲵,静此沧海澜。 又欲戮犀兕,永息行路难。 有志竟不从,抚刀但长叹。 投刀泪如霰,北斗空阑干。 归来刈蓬蒿,鉏田植芳兰。 惜刀不忍用,用亦非所便。 弃置尘土中,坐使锋刃刓。 床头夜生光,知有蛟龙蟠。 惭君赠我意,时取一磨看。

译文:

苏轼从彭城给我送来了一对宝刀,刀环是用黄金镶嵌装饰的。 刀的脊背如同两条平行笔直的引绳,刀身颜色就像那温润的青琅玕一般。 打开刀匣,刀光闪烁如飞电落下;拿在手中,有清冷的霜寒之气扑面而来。 我把刀放在膝盖上,那股凛然的气势让我心生忧虑。 我已衰老,气力微弱,照镜子看到头发都已花白。 我曾发誓要斩杀那为害的鲸鲵,平定沧海的波澜。 又想着去诛杀犀兕,让行路不再艰难。 可空有志向却无法实现,我只能抚摸着刀长长叹息。 我扔下刀,泪水如同霰雪般纷纷落下,抬头看北斗星也显得那么空荡凌乱。 回到家中,我只能割割蓬蒿,锄锄田地种上芳兰。 我爱惜这刀,不忍心使用它,而且用它做这些事也不合适。 我把刀弃置在尘土之中,时间久了让刀的锋刃都磨损了。 夜里,床头刀生出光芒,我知道这刀就像有蛟龙盘卧其中。 我惭愧于你赠我宝刀的美意,时常拿出来磨一磨,看一看。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