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㞦秘书还钱塘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 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 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 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 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 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译文:

世间的人活得多么局促啊,整天忙忙碌碌地奔走,两鬓都变得苍苍白发了。 听说那余杭太守赵㞦,独自遨游于超脱自在的境界之中。 他有着如禅一般的心境,早晨好似能吐出明月;身上蕴含着天地间的元气,夜晚仿佛能散发微光。 他为官清静,让百姓摆脱了疾苦;心怀宽仁,使那些暴烈强横之人都心悦诚服。 他的声名高过当世众人,从他的子弟身上也能看到他的风采。 他入朝谒见皇帝,身着朱红色的印绶;如今回家乡,就像身着华美的衣裳般荣耀。 他回来途中停留时留下画舫,我们在一起谈笑风生,举杯共饮美酒。 我问候他,见他容颜依旧,岁月虽然流逝,但他依旧风采不凡。 人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啊,世间的滋味实在不值得去细细品尝。 他回去听我讲完诗后,还向我求取能够延年益寿、保持青春的良方。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