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其一

东夷从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 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 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 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

译文:

东方的那些蛮夷之地自古以来就倾慕我中华,如今万里之遥,他们乘坐着船只沿着海上航道前来朝贡,就好像是一家人一样亲近。 在那宁静的夜晚,林子中和安厚卿二位学士就如同夜空中的两颗闪亮星辰,率先渡海前往高丽。到了风势强劲的八月,他们自会驾着船只归来。 那大海中的鱼龙想必也能知晓二位学士的忠诚与信义,他们去和高丽交流,又哪里需要翻译人员费尽口舌地争辩呢。 我屈指算着他们归来的日子,料想他们回来时定会不禁莞尔一笑,手中拿着象征和平友好的玉帛,这可是从天涯之外的高丽带回来的赏赐呀。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