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二咏 其二

古殿山花丛百围,故园曾见色依依。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希。 山中草木谁携种,潦倒尘埃不复归。

译文:

古老的殿宇旁,山间的花丛层层叠叠,好似有上百围那么繁茂。我不禁想起故乡也曾见过这样颜色柔美、令人眷恋的花儿。 它在寒冷中倔强地生长,努力与松竹比美,展现出秀丽的姿态。它娇艳地绽放,却只能徒然地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时过境迁。 即便冰雪纷纷扬扬地侵袭,它依然保留着那一份本真的性情。它的根株历经岁月变得苍老,如今在众多园林中都已十分罕见。 我不禁好奇,这山中的草木是何人带来种下的呢?它如今在这尘埃中显得潦倒,再也无法回到原本的地方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