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 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 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 超然脱阛阓,穿云抚朱栏。 下视万物微,惟觉沧海宽。 潮来声汹汹,望极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樯竿。 水怪时出没,群嬉类豭羱。 幽阴自生火,青荧复谁钻。 石头古天险,凭恃分权瞒。 疑城曜远目,来骑惊新观。 聚散定王业,成毁犹月团。 金山百围石,岌岌随涛澜。 犹疑汉宫廷,屹立承露盘。 狂波恣吞噬,万古嗟独完。 凝眸厌滉漾,绕屋行盘跚。 此寺历今古,遗迹皆龙鸾。 孔明所坐石,牂𦍠非人刊。 经霜众草短,积雨青苔寒。 萧翁嗜佛法,大福将力干。 坡陀故镬在,甲错苍龙蟠。 卫公秉节制,佛骨埋金棺。 长松看百尺,画像留三叹。 新诗语何丽,传读纸遂刓。 嗟我本渔钓,江湖心所安。 方为笼中闭,仰羡天际抟。 游观惜不与,赋咏嗟独难。 俸禄藉升斗,虀盐嗜咸酸。 何时扁舟去,不俟官长弹。

译文:

我离开京城已经时日久远,渡过长江时一年也快要结束了。 东南一带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水,每走一小步都能留下清新愉悦的感受。 我一路徘徊逗留,耽误了行程,不知不觉间竟忘了自己还身处于官位职责之中。 清晨时分前往甘露寺游览,我登上高处,舍弃了远行的马鞍。 一下子超脱了尘世的喧嚣,穿过云雾抚摸着红色的栏杆。 向下俯瞰,世间万物都显得那么渺小,只觉得茫茫沧海无比宽阔。 潮水涌来时声音汹涌澎湃,极目远望,海天一片空阔迷茫。 一艘艘渡海的船只,缓缓地移动着桅杆。 水中的怪物不时地出没,它们成群嬉戏就像野猪和野山羊一样。 幽暗的地方自己生出火光,那青荧的光焰也不知是谁点燃的。 石头城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险要之地,当年有人凭借它割据称雄。 疑似的城郭在远处映入眼帘,往来的骑兵让人耳目一新。 天下的聚散决定着帝王的大业,事物的成败就如同月亮的圆缺一样。 金山上那些巨大的石头,高高耸立却岌岌可危地随着波涛起伏。 我仿佛还能看到那如同汉代宫廷中屹立着的承露盘。 狂涛肆意地吞噬一切,可金山却历经万古独自完好,真让人感叹。 我凝视着那动荡的水波渐渐厌烦,便拖着脚步绕着屋子缓慢行走。 这座寺庙历经了古往今来的岁月,遗留下来的痕迹都如同龙鸾般珍贵。 诸葛亮曾经坐过的石头,那纹理不是人力所能雕刻出来的。 经过寒霜的侵袭,众多的草都变得低矮了,连绵的雨水让青苔也透着寒意。 萧衍(梁武帝)痴迷于佛法,用巨大的财力去兴建佛事。 那倾斜的旧锅还在,上面的纹路如同盘旋的苍龙。 李德裕(卫公)手握兵权节制一方时,将佛骨埋葬在金棺之中。 那里有百尺高的长松,还有令人感叹的画像留存。 你写的新诗语言是多么华丽,大家争相传读,纸张都快磨损了。 可叹我本是喜欢钓鱼的人,内心向往着江湖的自在生活。 如今却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只能仰望着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飞鸟而心生羡慕。 遗憾不能和你一起游览观赏,独自赋诗吟咏也让我感到为难。 我靠着微薄的俸禄维持生计,就像喜欢粗茶淡饭的咸酸味道一样。 什么时候能乘上小船离去,不等长官弹劾就主动辞官归隐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