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

君不见天高后土黄,变化出入唯阴阳。 旋凝细雾作飞雹,复遣震雷追日光。 可怜万物甚微细,坐听百变随颠僵。 深根固蒂无计遁,倏来忽返安能防。 平生未见实惊耳,稍远不知如隔墙。 君看歌舞醉华屋,下有累絷排两廊。 眼前苦乐尚悬绝,空中造化知有亡。 我居宛丘厌凝沍,雪翻海水填陂塘。 但知膏泽利牟麦,恣食餠饵真嘉祥。 山阳所记亦何事,有酒胡不尽一觞。

译文:

你没有看到那天空高远,大地呈黄色,世间万物的变化和运转都由阴阳二气主宰。 一会儿凝结起细微的雾气化作飞雹落下,一会儿又让震雷响起追逐着日光。 可惜世间万物都十分渺小细微,只能静静地听任这千变万化,随之颠簸倾倒。 那些扎根深厚、根基牢固的植物也没办法逃脱,这突然到来又突然离去的变化怎么能防备呢。 我这一生都没见过这样的景象,着实让人惊叹,离得稍远一些就好像隔着墙什么都不知道了。 你看那在华丽房屋中载歌载舞、沉醉享乐的人,而屋子下面的走廊里却有被捆绑着的人。 眼前的痛苦和欢乐相差如此悬殊,而那空中大自然的造化,又哪里能知晓它的有无呢。 我居住在宛丘,厌烦了那严寒冰冻的天气,大雪就像海水翻涌一般填满了池塘。 只知道这大雪化作的滋润之水对麦子有益,肆意地吃着糕饼,这真是吉祥的征兆啊。 子瞻在山阳所记录的又是什么事呢,有酒为何不尽情地喝上一杯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