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

昨夜宿洪泽,再来遂如归。 却行虽云拙,乘险谅亦非。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 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 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 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 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 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 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译文:

昨天夜里我在洪泽湖边住宿,这再次来到就好像回到了家一样。 船儿被迫往回行驶,虽说这法子显得有些笨拙,但冒险前行想必也是不对的。 谁说淮阴已经很近了呢,这惊涛骇浪却把行程给阻断了。 大风径直刮了千里之远,蛟龙和大蛤之类的水族似乎相互依靠着兴风作浪。 我们渺小地依靠着这一片孤舟,这样的形势哪里能够违抗呢。 那些冒险前行的是什么人啊,他们行事勇敢果决,却很少去考虑其中的危险。 想要快速到达目的地却往往不能实现,难道是想去葬身鱼腹才这么做吗? 风帆或许还能够转动改变方向,可又有谁能去野庙中祈求平安呢。 我们只能拥着被子睡觉,谨慎地关好窗户和门。 夜里听到外面风浪的声音都觉得可怕,起身查看时也只是随便披上件衣服。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