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辙 文与可学士墨君堂 文与可学士墨君堂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辙 虚堂竹丛间,那复厌竹远。 风庭响交戛,月牖散凌乱。 尚恐昼掩关,婵娟不长见。 中堂开素壁,萧飒起霜干。 随宜赋生意,落笔皆葱蒨。 根茎杂土石,枝叶互长短。 依依露下绿,冉冉风中展。 开门视丛薄,与此终何辨。 译文: 在那空旷的堂屋和竹丛之间,哪里还会嫌弃竹子离得远呢。 风吹过庭院,竹子相互交错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竹影上,竹影散乱地分布着。 还担心白天把门关起来,就不能长久地见到这美好的竹子姿态。 于是在堂屋中间的白色墙壁上,画出了潇洒的竹子枝干,仿佛带着秋霜的气息。 画家随意下笔就赋予了竹子生机,每一笔落下去竹子都显得那么青翠。 画里竹子的根茎与土石混杂在一起,枝叶有长有短相互交织。 竹子上带着露珠,翠绿的颜色惹人怜爱,在风中轻轻摇曳,姿态柔美。 打开门去看那真正的竹丛,和这画里的竹子最终又有什么区别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