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道原学士归南康

大川倾流万物俱,根旋脚脱争奔徂。 流萍断梗谁复数,长林巨石曾须臾。 轩昂颠倒唯恐后,嗟子何独强根株。 三年一语未尝屈,拟学文举惊当涂。 心知势力非汝敌,独恐清议无遗余。 扁舟岁晚告归觐,家膳欲及羞莼鲈。 隠居高节世所尚,挂冠早岁还州闾。 纷纭世事不著耳,得失岂复分锱铢。 投身固已陷泥滓,独立未免遭沾濡。 君归左右识高趣,牛毛细数分贤愚。

译文:

大河奔腾倾泻,世间万物都被裹挟其中,那些根基不稳的东西纷纷旋转着、脚步滑脱着,争着随水流奔涌而去。 那漂流的浮萍、折断的草梗,谁还会去数它们的数量呢?高大的树林、巨大的石头在这洪流中也只是停留片刻罢了。 众人都在洪流中轩昂颠倒,只担心落在后面,可叹你为何偏偏要像那扎根牢固的树木一样坚守自我。 这三年来,你一句话都不曾屈服,就像当年的孔融(文举)一样,想要震惊那些当权者。 我心里明白,势力不是你所能抗衡的,只是担心那些公正的舆论也会对你毫不留情。 到了年末,你驾着小船告假回家探亲,想着能及时赶回家品尝那美味的莼菜和鲈鱼。 你隐居的高尚气节为世人所崇尚,早早地挂冠辞官回到家乡。 纷繁复杂的世事你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对得失哪还会去计较分毫。 我投身于这浑浊的世事,已经深陷泥沼之中,独自坚守也难免会被泥水沾湿。 你回到家乡,身边的人都能识得你高雅的志趣,能像分辨牛毛那样细致地分清贤愚。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