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送王颐殿丞

忆游长安城,皆饮毋卿宅。 身虽坐上宾,心是道路客。 笑言安能久,车马就奔迫。 城南南山近,胜绝闻自昔。 徘徊竟莫往,指点烦鞭策。 道傍古龙池,深透河渭泽。 山行吾不能,愧此才咫尺。 壮哉谁开凿,千顷如一席。 参差山麓近,滉荡波光射。 君时在池上,俗事厌纷剧。 望门不敢叩,恐笑尘土迹。 自从旅京城,所向愈无适。 君来曾未几,已复向南国。 扁舟出淮汴,唯见江海碧。 野人处城市,长愿有羽翮。 脱身相从游,未果聊自责。

译文:

我回忆起曾经游览长安城时,大家都在毋卿的宅子里一同饮酒。那时我虽然是座上的宾客,但心里却始终像漂泊在路上的旅人,没有归属感。 大家的欢声笑语又怎么能长久呢?很快车马就催促着各自奔赴前程。城南离终南山很近,那里的美景自古以来就闻名遐迩。我曾在心中徘徊,最终却没能前往,只能向人打听并在心中暗暗期待着有一天能前往。 道路旁有个古老的龙池,它的水深深渗透,连通着黄河和渭水。我却没有能力去山间游玩,面对近在咫尺的美景,我深感惭愧。 这龙池是多么壮观啊,不知是谁开凿而成,千顷的水面就像铺开的一席布。参差不齐的山麓紧挨着它,波光荡漾,闪耀着光芒。 那时你在龙池边,被纷繁复杂的俗事所困扰。我路过望一望那门,却不敢敲门拜访,害怕你笑话我满身的尘土与疲惫。 自从旅居京城,我所到之处,都没有让我感到舒适的地方。你来到这里没多久,现在又要前往南方了。 你将乘坐着小船从淮河和汴水出发,一路上只能看到碧绿的江海。我这个乡野之人身处城市之中,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翅膀。 我本想摆脱尘世的羁绊,与你一同出游,可这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只能暂且自我责备一番。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