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临太博马上

冬晚霜露重,城遥鞍马劳。 徒知事奔走,曾未补毫毛。 水旱嗟嚬蹙,疮痍费抑搔。 莫归何暇食,堆桉簿书高。

译文:

在这寒冷的冬日傍晚,霜露格外浓重,我骑着马前往遥远的城中,鞍马劳顿。 我只知道整日为了公务四处奔走忙碌,却不曾对工作有哪怕丝毫的补益。 我为各地遭遇的水旱灾害而叹息皱眉,百姓们在灾害中所受的创伤,就如同我身上的伤痛一样,需要不断地抚慰治疗。 忙完一天,天都黑了,我哪有闲暇去吃饭呢,案头堆满了高高摞起的文书簿册。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