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山引水二首 其二

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逦费公瓢。 幽泉细细流岩鼻,盆水弥弥涨海潮。 但爱坚如湖上石,谁怜收自灶中焦。 苍崖寒溜须佳荫,尚少冬青石茧苗。

译文:

屋檐下那干枯的树枝轻拂着荻草的梢头,这山川间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引水工程可真是耗费了您不少心力呀。 那清幽的泉水细细地从岩石的边缘流淌下来,汇聚在盆中的水满满的,就好像是涨潮时的海水一般。 大家都只喜爱那如同湖岸边石头般坚固耐用的东西,可又有谁会去怜惜那从灶火中捡来的烧焦之物呢。 那苍青色的山崖上有寒冷的水流下,这里本应该有很好的树荫,可惜呀,现在还缺少冬天时节生长的石茧苗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