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山引水二首 其一

引水穿墙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 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胜满,溢去犹能浸菊苗。

译文:

我把水引过墙壁,连接到竹梢,那山间低谷藏在峰底,能盛下像大瓢一样的水量。 水流好像要奔腾而下,又如同庐山瀑布那样一滴接着一滴地流淌;水看似流尽了,却又像海上的潮水一样不断涌来。 那纷乱的水滴落入池塘,声音惊醒了我的睡梦;半山腰饱含着湿润的水汽,滋润着我心中的焦渴。 一个瓦盆就算只能装下一斛水,可它哪能装得满呢,水满溢出后还能去浸润菊花的幼苗。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