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招隠亭

隠居吾未暇,何暇劝夫人。 试饮此亭酒,自惭缨上尘。 林深开翠帟,岸断峻严𬮱。 送雪村酤酽,迎阳鸟哢新。 竹风吹断籁,湖月转车轮。 霜叶飞投坐,山梅重压巾。 欲居常有待,已失叹无因。 古语君看取,声名本实宾。

译文:

我自己都还没空闲去隐居呢,哪还有空去劝别人隐居呀。 试着在这招隐亭中饮上几杯酒,想想自己,不禁为冠缨上沾染的尘世俗务而感到惭愧。 树林幽深,仿佛打开了翠绿的帐幕;河岸断开之处,就像一座险峻的城门。 带着雪意的寒气中,村里打来的酒格外浓烈;迎着阳光,鸟儿欢快地啼叫,声音新鲜悦耳。 竹林间的风吹过,断断续续传来如天籁般的声响;湖面上的月亮,宛如转动的车轮。 经霜的树叶飘落,正好投落在座位上;山间的梅花繁茂,沉甸甸地仿佛要压到头上的头巾。 我一直想要隐居,但总是有各种事情牵绊着,现在错过了时机,只能徒然叹息,却也无可奈何。 古人说的话您可要好好琢磨琢磨,声名啊,本来就应该是依附于实际才对。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