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辙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仙游潭五首 其五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仙游潭五首 其五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辙 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 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 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译文: 山洞的洞口已经被苍绿的苔藓覆盖了,洞口十分狭窄,人几乎都没办法进去。 传说在山洞里面有明亮开阔的地方,那里还藏着身姿曼妙的仙人。 在桥的上空明月照耀,仿佛能听到仙人吹奏笙箫的美妙声音;在洞的南边,春天来临,仙人在那里拾取翠色的花草。 那些仙人常常会来到山下,他们气质超逸,所到之处就好像细雨洒落在尘世,让一切都变得清新宁静。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