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家住耒江边,门前碧水连。 小舟胜养马,大罟当耕田。 保甲元无籍,青苗不著钱。 桃源在何处,此地有神仙。

译文:

这位渔夫家住在耒江边上,他家门前流淌的碧绿江水与远处相连,一片开阔。 对于他来说,那小小的渔船比养马还要实用。养马或许还得操心它的吃喝拉撒,而这小舟能带着他在江上穿梭,捕鱼讨生活,就是他最得力的伙伴。那张大渔网呢,就如同农民用来耕田的农具,靠着这大网,他能从江里捕到鱼,这就是他收获生活物资的“耕田”方式。 在当时实行保甲制度和青苗法的社会背景下,他这里却别有一番天地。他在保甲的户籍登记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不用去承担保甲制度带来的种种责任和义务;推行青苗法时,他也无需向官府借贷青苗钱,自然也不用背负还款的压力和利息的负担。 人们都在苦苦寻觅那传说中的桃花源究竟在什么地方,其实啊,在这耒江边,渔夫这样自在无忧的生活,不就像神仙一样吗,这里就是现实中的桃花源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