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 岂袭裘而念葛,盖得觕而丧微。 我归甚易,匪驰匪奔。 俯仰还家,下车阖门。 藩垣虽缺,堂室故存。 挹吾天醴,注之漥尊。 饮月露以洗心,餐朝霞而眩颜。 混客主而为一,俾妇姑之相安。 知盗窃之何有,乃掊门而折关。 廓圜镜以外照,纳万象而中观。 治废井以晨汲,滃百泉之夜还。 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鲵桓。 归去来兮,请终老于斯游。 我先人之敝庐,复舍此而焉求。 均海南与漠北,挈往来而无忧。 畸人告予以一言,非八卦与九畴。 方饥须粮,已济无舟。 忽人牛之皆丧,但乔木与高丘。 警六用之无成,自一根之返流。 望故家而求息,曷中道之三休。 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 驾言随子听所之,岂以师南华而废从安期。 谓汤稼之终枯,遂不溉而不耔。 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诗。 赋归来之清引,我其后身盖无疑。
和陶归去来兮辞
译文:
唉,回去吧!我正被贬往南方,哪能轻易归去?
我卧于这浩渺动荡的江海之间,听着那鼓角声,满是凄凉悲切。
我的处境就像那困在泥沼中蜿蜒的蛟龙,陷得越来越深,时光如闪电般飞逝,难以追回。
心中一直怀念着西南故乡的归路,梦中回去的情景如此真切,可醒来才知是虚幻。
我领悟到人生无常,就如同寒暑交替要更换不同的衣裳。
难道是穿上皮袄就忘记了葛衣?大概是得到了粗浅的东西,就丧失了精微的感悟。
我回家其实很容易,不用疾驰也不用狂奔。
不过是俯仰之间就能回到家中,下车后关上家门。
虽然篱笆院墙有所残缺,但堂屋居室依旧存在。
我舀取那天赐的甘美泉水,注入那凹陷的酒尊之中。
饮用月露来洗涤我的心灵,餐食朝霞让我的容颜焕发光彩。
让主客界限混为一体,使婆媳之间彼此相安。
知道没有盗窃之忧,即便有人砸门毁关也不足为惧。
敞开如圆镜般的心怀向外映照,容纳世间万象在心中观照。
清晨去修理废井汲水,夜晚有众多泉水如云雾般汇聚回来。
我坚守寂静到极致,任身心自在,时而像鱼儿欢快跳跃,时而像鲵鱼从容盘桓。
回去吧!就让我在此地游玩直至终老。
这是我先人的破旧房屋,除了这里我还能去哪里寻求归宿呢?
无论是海南还是漠北,我都能坦然往来,没有丝毫忧虑。
有位奇人告诉我一句话,它并非八卦和九畴那样的深奥道理。
就像饥饿时需要粮食,渡过河后就无需舟船。
忽然之间人牛都已失去,只剩下乔木和高丘。
这警示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功用若无所成,就应从根本上返本溯源。
望着故乡的方向想回去休息,为何要在半路上多次停歇呢?
算了吧!我的人生自有命运安排,归去也有合适的时机,我本就无所谓出行,也无所谓停留。
我愿意驾车跟随你,任你带我去往任何地方,怎能因为尊崇庄子(南华真人)就废弃追随安期生呢?
如果认为汤谷的庄稼最终会枯萎,就不再灌溉、不再耕耘。
我要学习陶渊明的高雅放达,和他的一百篇新诗。
创作这篇《归去来兮》的清逸诗篇,我大概就是他的后世化身,这无疑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