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游斜川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层丘。 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 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 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 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 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

译文:

我被贬谪到这里,日子过得平淡又没什么烦心事,这和那些年老退休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虽然我已经过了像陶渊明(靖节先生)当年那样的年纪,但好在还能像他一样在斜川游玩。 春天的江水碧绿平静,没有泛起波浪,我静静地躺在船上,船随着水流自在地漂行。 我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地,就像那飘浮不定的船儿,跟随着啼鸣的鸥鸟四处飘荡。 船行到江中心,遇到了漩涡和洄流,我便舍弃小船,徒步登上层层山丘。 只要有能一起喝酒的人就好,又何必非要遇到和我志同道合的人呢。 过儿(苏过)的诗很有他祖父的风范,我吟诗他马上就能应和。 不知道当年的陶彭泽(陶渊明),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乐趣呢? 就像孔子问曾点“你觉得怎么样”,曾点的想法和圣人并不一样,不忧心天下大事。 我也想问陶翁你在笑什么,大概也是因为不赞同子路和冉求那种急于出仕的想法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