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轼 和陶拟古九首 其四 和陶拟古九首 其四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轼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 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 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 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 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 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 译文: 年少的时候我喜爱到远方游历,心怀壮志,觉得天下八荒都显得狭小。 我把偏远的九夷之地看作自家的藩篱,将四海当作环绕着我厅堂的地方。 像卢生在梦中享尽荣华、若士能在片刻间飞行八极这些事,哪值得我去期待那渺茫虚幻的情景呢。 我渐渐喜欢上了海南这个地方,这里自古以来就没有经历过战火的纷扰。 远远望去,那高耸奇特的黎母山,和嵩山、邙山又有什么不同呢。 山上飞流直下的泉水从万仞高崖倾泻而下,有两只仙鹤在泉边上下飞舞。 泉水的支流还未流入大海,却滋润了这一片地方。 倘若芋头能让我吃饱,就算没有肉吃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