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咏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译文:

### 逐句翻译 1.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 琼州、崖州、儋州、万安这四个州环绕着一座海岛,岛上众多的洞穴蜿蜒交错分布其中。 2.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 我在这海岛的西北角前行,路程就好像是走过了半个弯月那么长。 3.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 我登上高处遥望中原大地,只看到一片茫茫的海水。 4.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 我这一生到底该归向何处呢?环顾四周,真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 5.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 我渺小地看着这浩瀚的大海,坐下来吟咏像邹衍那样善谈天地的人所留下的话语。 6.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 在这茫茫如大谷仓般的世间里,我就如同其中的一粒米,谁又能来评判谁优谁劣呢。 7. **幽怀忽破散,咏啸来天风。** - 我那忧郁的情怀忽然间消散了,我吟诗长啸,引来了天际的狂风。 8.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 千万座山峰像是龙鳞在舞动,无数的山谷中仿佛奏响着美妙的笙钟之音。 9.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 怎么知道这不是一群神仙在举行盛大的天廷宴会,而且宴会还没有结束呢。 10.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 神仙们大概是因为我归期将近而感到欢喜,举杯向仙童敬酒。 11.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 这急促的雨难道没有深意吗?它像是在催促着我写诗,又像是驱使着群龙行动。 12.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 梦中的云朵忽然改变了颜色,戏谑的闪电也变换了模样。 13.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 它们大概会责怪我这个东坡老人,容颜已经衰老,却还徒然地在文字上用工夫。 14.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 这美妙的声音,在蓬莱仙宫中已经很久都没有听到过了。 ### 整体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海南期间所作。诗的前半部分,苏轼表达了身处孤岛、遥望中原却归期无望的孤独与迷茫,感觉自己在茫茫世间渺小而无助。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在清风急雨的触动下,他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将眼前的自然景象想象成神仙的宴会,展现出豁达超脱的情怀,同时也借自然之景的变化和神仙的视角,幽默地调侃自己虽容颜衰老但仍痴迷于诗文创作。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