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颍

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 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 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 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遶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 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 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 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 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缁。 赵陈两欧阳,同参天人师。 观妙各有得,共赋泛颍诗。

译文:

我生性就喜爱亲近水,来到颍水边上,觉得这里的景致奇妙极了。 到颍州上任才十天,我有九天都在颍水岸边徘徊。官吏和百姓们笑着相互交谈:“这知州大人年纪大了还这么痴迷。” 其实我并非痴傻,是这流水有着美好的姿态。它环绕着颍州城十余里,流速既不迅猛也不迟缓。 河的上游水流笔直而清澈,下游水流弯曲且泛起涟漪。我坐着画船俯看着如明镜般的水面,笑着问水中的倒影:“你是谁呀?” 忽然水面涌起波纹,就像生出了鱼鳞一般,打乱了我映在水中的胡须和眉毛的倒影。 这倒影破碎后如同变成了上百个我在水中散开,可顷刻间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难道是水故意作弄我,来和我嬉戏玩闹吗? 那些世间的声色与滋味,常常迷惑颠倒了幼稚的人。但这些都不过是像儿戏一样的东西,相比之下,水中的世界更少沾染污浊。 赵令畤、陈师道和两位欧阳先生,他们一同参悟天地自然之理。我们各自从这奇妙的景致中有所领悟,于是一起写下了这首泛颍的诗。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