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一笑之乐夜归被酒不能寐戏作放鱼一首

东池浮萍半黏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濊濊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或恐尚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译文:

东池里的浮萍大半都粘连成块,绿色的浮萍间,鱼儿不时跃出,脊背在阳光下闪着光,好似从破裂的绿块中跳出的青色影子。 西池的秋水依然清澈,倒映着天空,水面宽阔,微风轻拂,水中的荇带随着水波摇曳。 我的同僚们有心把东池的鱼迁移到西池,我这太守就算嘴馋,又怎么忍心把这些鱼做成脍来吃呢。 撒下渔网,鱼群在网中纵横游动,大家争着看那如银刀般的鱼身被捞出水面。鱼落入西池时,溅起的水花像玉屑般破碎,它们起初还惊慌失措地游动。 我只担心细密的渔网会损伤鱼的鳞片和鱼鳍,也不确定这长堤能否一直隔开东西池的水流。 眨眼间,鱼群在水中欢快地游动起来,不一会儿就游到了好几丈之外,自由自在的样子。 谁知道这些鱼当中有没有蛟龙的种子呢,说不定它们还有遇上风云际会一飞冲天的时候。 等到明年春天西湖涨水,希望它们能游向浩渺的淮海,从此相忘于江湖。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