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漥。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我得君砚亦安用,雪堂窗下尔雅笺虫虾。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蒯缑玉具皆外物,视草草玄无等差。 君不见秦赵城易璧,指图睨柱相矜夸。 又不见二生妾换马,骄鸣啜泣思其家。 不如无情两相与,永以为好譬之桃李与琼华。

译文:

我家里的铜剑,如赤蛇一般灵动。而你家的石砚,就像一块苍色的玉璧,呈椭圆形,中间还有凹陷。 你拿着我的铜剑要去往何处呢?想必是要在那大明宫里,伴随着身上玉佩相互撞击发出的清脆声响,去参与重要的事务吧。 我得到你的石砚又有什么用呢?也就是在雪堂的窗下,用它辅助我注释《尔雅》,研究那些虫鱼鸟兽的知识罢了。 这两件东西与人其实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它们的流转、飘落,就如同随风飘散的花朵,高低不定,命运难测。 无论是用草绳缠着剑把的普通剑,还是装饰着美玉的名贵剑,这些都不过是身外之物。就如同对待《太玄经》和普通的草芥一样,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你难道没看到当年秦国想用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指着地图、斜视着柱子,与秦王相互夸耀、对峙的故事吗? 你又难道没听说过朱生、王昌用妾去换马,换来的马骄傲嘶鸣,被换走的妾哭泣着思念自己家的事情吗? 与其像这样有诸多情感纠葛和利益权衡,还不如让这铜剑和石砚无情地相互交换。我们就把这次交换当作永远友好的象征,就好像《诗经》里说的用桃李赠人,别人回赠琼华一样,单纯而美好。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