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 思之不可见,破宅余修竹。 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 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 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 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 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卧听邻寺钟,书窗有残烛。

译文:

彭蠡湖在东北方向发源,庐山坐落在西南麓。不知是何人在这流水之上,种下了这两棵美如碧玉的树木。 如今思念那树木却已不见,只剩破败的宅院和修长的竹子。四周的邻居都互相告诫不要去侵犯这些竹子,十亩的竹林密密丛丛好似被束在一起。 我在仲夏之初来到这里,竹子褪去笋壳,呈现出新鲜的绿色。幽静处的鸟儿朝着我啼鸣,质朴的乡人挽留我在此住宿。 我在这里徘徊,不忍离去,一弯新月挂在高大的树木上。我遥想多年以后回归此地,解下官印,头戴一幅头巾。 到那时和老兄弟们同床而卧,在夜里听着窗外竹林中的屋子外雨声滴答。躺在床上聆听着相邻寺庙传来的钟声,书窗上还摇曳着残留的烛光。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