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簷藂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䴔䴖相媚妩。 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挂索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譍门女。 南上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缊下荒径,娅姹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余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必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译文:

这是苏轼在上巳日和几个朋友带着酒出游,看到什么就随口吟诗几句,第二天把这些诗句集合起来写成的诗,文辞有些杂乱但生动记录了游玩过程。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天空中薄薄的云层弥漫,像是要下雨却始终没下成。我手持着藜杖,清晨走进了那开满千般花朵的山坞。柯丘的海棠花啊,我曾为它写诗,它独自在幽深的树林中绽放,仿佛在傲然微笑,有谁敢轻慢它呢。 喝了三杯卯时的酒,我很快就醉了,头一挨枕头便进入了春眠,等我醒来时,太阳都已经到了正午。竹林里有位老人,他不喜欢读书,还留我在他那紧闭的门里,我这进来也是随他之意呀。 伸出屋檐的丛生枳树,树干粗壮得需要十个人才能合抱。我把它们的样子画在白墙上,那画面就如同千万条蛟龙在舞动。东坡我当年修的池塘,如今水深有几尺了呢?我带着酒来慰劳一下辛苦劳作的农人们。 然后沿着流水走出东门,看到那破败的墙垣和古老的壕沟,那里的花儿无人照料。那些盛开的桃花李花,它们为谁而如此娇艳呢?一对䴔䴖鸟儿相对而立,姿态妩媚动人。 我打开酒樽,坐在草地上,劝过往的行人一同饮酒,全然不顾春衫会被泥土弄脏。提起衣裳,我们一起走过春草亭,敲门进入了韩家的园圃。辘轳的绳子断了,井水深幽碧绿,秋千的绳索还挂在那里,可荡秋千的人又在哪里呢?透过帘子,只看到空荡荡的小桃枝,想讨口水喝,却不见应门的女子。 往南登上古老的高台,台边就是陡峭的岸崖,此时雪花如阵般在空中翻飞,让人眼花缭乱,分不清上下。老朋友送了我玉叶羹,可如今水冷烟消,又有谁来为我煮这羹呢? 我艰难地拿着火把走下荒僻的小路,隔着花丛听到娇美的声音说着好听的话。我跟着落日的余晖,把剩下的酒都喝完了,然后靠着孤城找到了一座僧房。 僧房的主人劝我洗洗脚就睡觉,我倒在床上,连钟鼓声都不用去听了。第二天早上,看到门外的泥有一尺深,我才醒悟过来,原来昨夜三更下了这么大的雨啊。 我这一生所追求的事情没有一件能够顺遂心意,可这次出游,老天为何却不阻拦我呢?我坚信我的朋友们不会一直穷困潦倒,因为他们都是和乐平易的君子,是会得到神明庇佑的。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