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其一

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 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 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 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 瓮中蜥蜴尤可笑,跂跂脉脉何等秩。 阴阳有时雨有数,民是天民天自恤。 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 形容虽似丧家狗,未肯聑耳争投骨。 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 故人嗔我不开门,君视我门谁肯屈。 可怜明月如泼水,夜半清光翻我室。 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鬰。 褰裳一和快哉谣,未暇饥寒念明日。

译文:

饥饿的人忽然梦到饭甑里的饭满得溢了出来,在梦中饱餐一顿后所有的忧愁都消失了。 只知道梦中的饱足本来就是虚幻的,却还没领悟到真正的饥饿到底是什么。 我这一生没有田地,只能靠舞文弄墨为生,近来连砚台都干涸了,写不出文章。 去年是辛酉年,可庄稼依旧歉收,邻居家有酒食也不容我去乞求。 今年干旱的形势还是这样,到了年末我拿什么来生火做饭呢? 我对着空荡荡的青天呼喊,它却根本听不见,更何况向泥塑的佛像磕头求救呢。 瓮中的蜥蜴更可笑,它爬动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却不知自己何等无足轻重。 阴阳变化有它的规律,降雨也有定数,百姓是上天的子民,上天自然会体恤他们。 我虽然穷苦比不上别人,但也是这百姓中的一员。 我的样子虽然像丧家之犬,但我不会耷拉着耳朵去争抢骨头。 我把帽子弄歪,头巾掉落,谢绝朋友的邀请,独自与蚊子的嗡嗡声相伴,守着这简陋的屋子。 老朋友怪我不开门迎客,你看看我的门,谁会愿意屈尊来呢? 可怜那明月像泼下的水一样,半夜里清冷的光辉洒进我的屋子。 风从南边吹来,这并不是下雨的征兆,但它可以为疲惫的人们驱散闷热和郁气。 我提起衣裳,应和着“快哉”的歌谣,暂时顾不上明天的饥寒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