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使君分新火

临臯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遶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译文:

我端坐在临皋亭中,不知不觉间,已经经历三次清明时节更换新火了。沟里的枯木要是有知,大概会嘲笑我吧,像我这样钻木取火却点不着的人,还有谁呢? 黄州的徐使君怜悯我久病体弱,在五更天的时候,给我送来了那如同一朵红花般的火种。 我向来境遇不佳,就像那破釜里只能有跃动的江鱼,生活困苦,平日里也只能像杜甫那样写些清苦的诗来自嘲。 我起身拿着蜡炬绕着空荡荡的屋子转,想做点吃的却发现什么都没有,根本没办法烹煮煎炒。 我会把您送来的火种化作无尽的明灯,让它照亮十方世界,破除那昏暗的枷锁。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